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布依族的服装,以及布依族服饰制作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布依族纹样和寓意
1、据史书记载,大楠竹图腾柱经常出现在布依族祖先的大型仪式“古夜郎王”中。人们取大楠竹作为图腾柱,是因为竹子具有生命力顽强且生长旺盛的特点,而图腾柱上盘绕着双龙,则代表着布依族先民希望与世间万物共生的心愿。大楠竹图腾还经常出现在布依族人的重要人生礼节中,像“搭花轿”,“出生礼”等。
2、布依族服装中,有一种非常常见且富有图腾寓意的“兰尼”图案,“兰尼”在布依族语言中是“龙的儿子”的意思。起初,人们为了减少对蛟龙的恐惧,就会寻找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建立与蛟龙之间的联系,绘制成图腾就是布依族人用来缓解恐惧的一种方法。所以,布依族人就将“兰尼”通过蜡染印在了衣服上,以此来建立和蛟龙的联系。然而,随着思想的进步,人们慢慢意识到世界上是没有鬼怪的,因此人们渐渐地把对蛟龙的恐惧变为对蛟龙的崇拜。此后,龙也渐渐演变为避灾驱邪,祈福纳祥的象征。
3、根据布依族摩经《安王与祖王》的记载,在布依族始源时期,先祖盘果和一位由鱼变成的女子结婚,并生下儿子安王。这段传说不仅说明了布依族与鱼有着非常深的渊源,而且也体现了鱼对于布依族的重要性——繁衍后代,进而就逐渐形成了布依族人们对鱼的崇拜。鱼又因产籽多,所以象征着多子多福。随后布依族人运用自己的智慧,从鱼的头和身子的形状抽离出三角形和菱形,将它们运用于日常的服饰中,这样既美观又能显示出对鱼的喜爱和崇敬。
4、这些美丽的图腾,不仅是布依族人们智慧的结晶,也见证了布依族不断发展的历程,代表了布依族人对生活的期待和希望。从原来简简单单地将图腾刻在石头上或木头上,到现在将它印染在日常的服饰上,这样既增加了服装的美感,又能让图腾表露更丰富的情感,从而传递更多的象征意义。
布依族服装有什么特点
1、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依族服饰布衣服。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2、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惠水、长顺一带女子穿大襟短衣和长裤,系绣花围兜,头裹家织格子布包帕。花溪一带少女衣裤上饰有“栏干”,系围腰,戴头帕,辫子盘压头帕上。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的上装为大襟短衣,下装百褶大筒裙,上衣的领口、盘肩、衣袖都镶有“栏干”(即花边),裙料大都是用白底蓝花的蜡染布,她们习惯一次套穿几条裙子,系一条黑色镶花边的围腰带。婚前头盘发辫,戴结花头巾;婚后则改戴"假壳",用青布和笋壳做成。在罗甸、望谟等地的布依族妇女,都穿大襟宽袖的短上衣和长裤。睛隆、花溪等地的妇女穿长到膝部的大襟短上衣和长裤,衣襟、领口、裤脚镶有花边,系绣有花卉图案的围腰,她们头上大多缠有青色花格头巾,有的脚上还穿细尖尖而朝上翘的绣花鞋,也有的穿细耳草鞋。都匀、独山、安龙等县部分地区布依族妇女的服装和汉族妇女基本相同。布依族妇女喜戴银手镯或骨手镯,戒指、银簪、项圈等饰品。
3、布依族服饰面料多为自织自染的土布,有白土布,也有色织布。色织布多为格子、条纹、梅花、辣子花、花椒、鱼刺等图案,多达两百多种。服饰色彩多为青蓝色底上配以多色花纹,有红、黄、蓝、白色等,即庄重大方,又新颖别致。反映了他们纯朴善良、温和热情的性格。
布依族服饰为什么跟彝族的一样
1、彝族服饰一般由纯羊毛手工打造,从收取羊毛、纺成线、浸染,到织布、裁剪、刺绣,全部都由彝人手工完成,图案纹饰多为鸡冠、羊角、窗格等动植物和生活物品。
2、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衣服。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布依族服饰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
3、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