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赵高墓在哪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李斯祖籍是哪里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李斯墓有被挖掘吗
1、李斯的故居有两处:一是故城东门里东西大道路北,在今上蔡一中一带,面积约5000平方米。二是上蔡县城西南5公里处的李斯楼。李斯出身平民,虽然当上了楚国管仓库的小吏,得空时仍在自己院中种些蔬菜。参加劳动。其故居处至今尚有一口李斯浇菜的水井,后人尊称为“李斯井”。
2、李斯墓位于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东南。现存的李斯墓高12米,底部直径40米,总面积1256平方米。墓西有李斯跑马岗、饮马涧遗迹,墓前有碑石数通,四周松柏环抱。2000年9月,该墓葬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蔡县城之中还存有李斯井、李斯坑等遗址。
3、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李斯被斩于咸阳,赵高带人来上蔡抄了李斯的家,在整个李斯的故居处进行了残酷的“挖地三尺”,最深处竟达丈余。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一片芦苇丛生的坑塘。后人为纪念李斯,称此处为“李斯坑”。
4、李斯故居的东门外是一片水草丛生沼泽,树林茂密,荒草没人,成群的肥兔在那里出没,李斯公事之余,经常与其子到那里打猎。李斯直至被杀之前仍念念不忘此地。在去刑场的路上,李斯含着热泪对他的儿子感叹说:“我再想和你出上蔡东门牵黄犬逐狡兔还能得到吗?”
5、李斯楼,是李斯的乡下故居,李斯被害后,其幼子在亲朋的掩护下得以幸免,藏匿在李斯楼。直到现在,李斯楼村的居民都姓李,自说是李斯的后代。他们自秦至今,留下一个习俗:即在清明节扫墓时不在坟顶上放置祭物(即圆形土块)。理由是李斯被杀没头。这是让李斯楼的人们永远记着李斯被赵高杀害的冤案。
6、李期墓在蔡国故城的西南部,位于李斯楼东南角,是一个高大的土冢。墓的四周砌有石阶,墓前树有墓碑,上刻“秦丞相李斯之墓”。墓的四周松柏掩映,花木丛生,墓西不远处有李斯跑马岗和李斯饮马涧。据传,李斯青年时期经常在此处纵马驰骋,马渴了就在此涧沟中饮马,后人便称此处为跑马岗和饮马涧。整个墓区岗岭高耸,涧水澄清,云浮碧野,鸟语花香,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游览胜地。唐朝诗人胡曾专为李斯墓题了诗,其诗曰:“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宋朝大诗人刘敞也为李斯墓题了诗。诗为:“二事三公何足论,忆牵黄犬出东门。天人忌满由来事,枉持沙丘有旧恩。”
赵高的画像是哪里来的
历史上赵高的画像是从秦二世的陵墓中寻找来的。赵高是清朝时期的宦官,深受秦始皇的宠信,后来赵高矫诏拥立秦二世继位,权侵朝野,使得秦朝灭亡,被子婴所杀。
扶苏是哪里的地名
1、古代并无扶苏城,扶苏城一般出现于虚构小说中。扶苏一般指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
2、扶苏,嬴姓,赵氏,名扶苏(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为赵扶苏),亦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扶苏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秦始皇对其给予厚望。扶苏认为天下初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等严峻政策,因而触怒秦始皇,秦始皇便将其派到上郡监督蒙恬军队,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害怕扶苏登基后,对他们不利,于是伪造诏书,扶持胡亥登基,并逼令扶苏自杀而死,扶苏仁弱,没有听从蒙恬劝阻,还是自杀身亡了。
3、扶苏墓,位于陕西省绥德县城东。其墓为长方形的封土堆,底边长30米,宽6米,高8米,墓区占地6800平方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太子墓”。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扶苏墓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4、扶苏庙,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境内,据说扶苏和大将军蒙恬率军在此筑城戍边抗击匈奴,但却遭到奸臣陷害含冤而死。扶苏死后,当地百姓为纪念扶苏,特在此地建造扶苏庙。此后历经北魏孝文帝元宏“遣有司谕祭”,唐太宗李世民敕封“柏枝大王”,并令尉迟恭督工扩建庙院。到北宋建隆年间,因扶苏庙有数株千年柏树,故改称“柏枝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赵高墓在哪里和李斯祖籍是哪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